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清霜染柿叶 荒园有佳趣
作者:    发布于:2020-11-10 10:55:30    文字:【】【】【
摘要: 故乡崖畔,一棵老柿树足以照亮整个晚秋乃至初冬。那一只只红灯笼或错落有致或七零八落,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挂着,红得耀眼,亮得醒目,也许还有漫天霜雪,凛凛清寒,被这几只红红的灯笼一暖,让人心头明明耀耀一片。

       故乡崖畔,一棵老柿树足以照亮整个晚秋乃至初冬。那一只只红灯笼或错落有致或七零八落,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挂着,红得耀眼,亮得醒目,也许还有漫天霜雪,凛凛清寒,被这几只红红的灯笼一暖,让人心头明明耀耀一片。

  古人爱柿更甚。唐代诗人刘禹锡深秋之际漫步村野,蓦然被一树树红嘟嘟的柿子所惊叹,口占一诗《咏红柿子》:“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柿子的美艳可比日月星光,留住这一缕缕乡愁的,是农人有意或无意遗漏下来的吧。

  南宋有个状元郎叫张九成,也爱这晶莹剔透的红柿,他吟道:“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寄语看园翁,勿使堕秋风。愿比樱桃春,置之大明宫。”万木萧萧,一片冷寂,唯有高挂枝头的红柿子把碧空照耀得红火亮丽。不过,这些山野之物任由它在秋风里摇曳好了,为何非要挂在唐代的大明宫里呢?

  红柿子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凌霜红艳之色,还在于它的甘润甜糯之味。人们很早就学会通过嫁接之法,将野柿树改良成为优质品种,结出甜柿子代粮充饥。故民谚有云:“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板栗柿子是铁树,稳收稳打度荒年。”这里面都闪现着柿子救急救荒的荣光。

  在我的家乡山东沂蒙山区,每至霜降柿红时节,还有摘柿子“晒秋”的习俗。人们将柿子削掉外皮,剔除柿蒂,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架子上晒,摊在场院、土岗上晒,直到析出一层层微白的糖霜,然后一层层压在泥缸里做成柿饼子,储存起来留待冬日品食。那味儿甜软筋道,香糯可口,可是儿时难忘的美食呢。

  古人很早就贪恋红柿的美味。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在《谢东宫赐柿启》中,对柿子的色香味作了精彩的描绘:“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虽复安邑秋献,灵关晚实,无以疋此嘉名,方兹擅美。”柿子光彩夺目,皮薄汁丰,味如琼浆,令其赞不绝口。

  最有意思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赏赐给红柿子一个封号,名曰“凌霜侯”。南宋赵与时所撰历史轶事类笔记著作《宾退录》中,记载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太祖微时,至一村,人烟寥落,而行粮已绝。正徘徊间,见缺垣有柿树,红熟异常,因取食之。后拔采石,取太平,道经此村,而柿树犹在,随下马,解赤袍以被之,曰:封尔‘凌霜侯’!”原来柿子在朱元璋未发迹之时,曾解过其危难。

  柿子不仅可制成柿饼、柿干等食用,柿饼表面的白色结晶体称为柿霜,润肺力强,故而柿子也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柿子性味甘、涩、寒,入脾、胃、肺经,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养阴止血之功。《名医别录》称:“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霜降时节,满树的柿叶也流光溢彩,一派红艳,宋元时期的诗人们不惜浓墨重彩描绘。北宋黄庭坚说:“柿叶铺庭红颗秋,熏炉沉水度衣篝。”南宋范成大称:“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叶茵言:“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小题秋样句,客思满江山。”王镃云:“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元代周砥曰:“晚风吹雨过林庐,柿叶飘红手自书。”柿叶之美,美得令人心悸。

  对于柿叶,古人不仅用以观赏,抒发诗情画意,还常常收集起来,在上面挥毫泼墨,写诗作词,寄予闲情逸致。南宋杨万里早就对“柿叶临书”感兴趣,他在诗中写道:“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元末明初的高启惊艳于满地柿叶,直接在红叶上题诗云:“斜阳流水几里,啼鸟空林一家。客去诗题柿叶,僧来供煮藤花。”(《杨氏山庄》)古人的雅趣,总是令人心生欢喜。

  柿叶也有妙用,它味苦性寒,无毒,入肺经,具有收敛止泻、润肤止痒之功效。民间一些年轻女性常采撷红殷殷的柿子叶,将其捣碎浸泡,滤出渣滓,用以洗面、泡澡,可以产生很好的杀菌、清洁、紧实皮肤的效果,是最简单又有季节感的美容方法。所以小伙子遇上心仪的姑娘,不妨采摘几片红艳的柿叶,题上几句古诗赠送,既可赏心悦目,又可美容养颜,还可表情达意,岂不妙哉!

  古人云:“柿树有七德。”唐代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释为:“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土。”而在我的家乡鲁南一带,以前婚礼上或过年时,柿子是必备的吉祥果之一。因“柿”与“事”“世”谐音,乡人把一对柿子称为“事事如意”“世世安康”;把四五个柿子放在一起,称作“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还把柿子与苹果放在一起,寓意为“世世平安”“事事平安”,这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祈福祈愿的一种美好形式啊!(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