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最新文章
全站搜索
搜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检索
  • 日期:2020-08-19 
     桂林古版白云阁藏本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为珍本中之珍本,细品精读,感悟良多。桂林古版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或列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黄”的法则,大致归纳在温、和、补、消、吐五法之内。
  • 日期:2020-08-17 
    李应东,男,1962年4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卫生部国家临床心血管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等。
  • 日期:2020-08-12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日期:2020-08-10 
    编者按:中医正骨,指用拔伸、推挤、按压、旋转等手法复位,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技术。“正骨”是我国传统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现在很多骨伤科医师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已经不熟悉,中医正骨面临断代、失传的局面。为更好地传承中医正骨术,避免临床上很多不必要的骨伤开刀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特邀全国中医骨伤名师、首都国医名师韦以宗教授,为大家介绍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经验。
  • 日期:2020-08-06 
    崔富英,男,汉族。1974年6月生。1992年~1997年6月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针灸系针灸专业。1997年7月本科毕业后到河北省临西县中医院工作至今,2011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 日期:2020-08-05 
     中医学派自古众多,百家争鸣,使医技发展如源头活水,生机蓬勃,有利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 日期:2020-08-03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周易》蕴藏了天地运行的道理,其中的诸多内容早在先秦至秦汉时期就已渗透到中医的理论当中,中医观念里的“水火既济”一词就来源于《周易》,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 日期:2020-07-31 
    孙定隆,1965年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长期从事肝胆病、脾胃病临床工作,至今已躬耕临床54年。曾发表《自拟扶脾柔肝汤治疗肝硬化33例小结》《自拟肝安六合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8例小结》《立足中焦治消渴》《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Ⅱ型糖尿病83例》等文章。
  • 日期:2020-07-29 
      中西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不同,决定了中西医在认识人体和诊疗疾病上的差异。 中西医的共同点有三:都是基于物质而形成与发展的;都只研究了复杂物质世界的一个方面,而且都采用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疗效,即为了人类的健康。为疗效而存在,为疗效而发展,综合考虑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等,使患者收益最大化。在这三个共同点基础上,又有物质层面、研究方法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差异。此文仅就中西医在认识物质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进行探讨
  • 日期:2020-07-29 
    姚虞明,男,1954年生。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10月起任“赤脚医生”。拜师学习,后到县级医院短期培训。1982年在海盐卫校学习一年获《乡村医生专业结业证书》,1996年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扎根农村防病治病45年,现任海盐县秦山街道许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3次获县优秀乡村医生称号。被评为2014年度“嘉兴市群众满意的社区医生”。
共380条 每页10条 页次:29/38
  • 首页
  • 上一页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下一页
  • 尾页
当前位置
最新产品
自定内容
专家顾问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