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期:2020-07-10岭南妇科,传承百年。从一代宗师罗元恺,到首届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笔者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亦是岭南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在传承岭南罗氏妇科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创新。
-
日期:2020-07-07《金匮要略》以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强调“治未病”是《金匮要略》的主要特点。在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第一、二条,首先从《内经》“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出发,指出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是在一定的自然气候环境下而生长的,如所谓“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
-
日期:2020-07-02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百合病、梅核气、脏躁等范畴,是以情志抑郁、心情低落、少气懒言、精神疲倦、不思饮食、悲观厌世,或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并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丹溪心法·六郁》曰:“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人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怫郁……病斯作矣。”
-
日期:2020-06-30发热是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常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常常是临证治疗的难点,中西医治疗均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通过对四大经典的研习和拜名师勤临证,结合临床,从湿热论治不明原因发热,常取捷效。
-
-
-
日期:2020-06-19面瘫,又称“卒口僻”等,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多在疲惫、情绪低落,感受寒凉等情况下突发面部肌肉失用,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面部经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之邪趁虚而入。其起病之急与“风”性相关。气血失和、筋脉失养缘于“寒主收引”,因此在治疗此病时,笔者采用针刺加贴代温灸膏之法,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收到较好效果。
-
日期:2020-06-17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医药发展已经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方向,为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倍受鼓舞。作为中医人,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其时,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大有可为。我们要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命题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制定出台《陕西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陕西省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
日期:2020-06-15郭兰萍,女,汉族,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项,主编著作11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3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4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专家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