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溪童相对采椿芽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8版    发布于:2021-03-16 10:55:32    文字:【】【】【
摘要:一场春雨过后,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春光越发明媚起来。这时节,老家那方菜园里的香椿也该冒芽了,沾了晶亮的露珠,红殷殷、鲜爽爽的惹人爱。

一场春雨过后,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春光越发明媚起来。这时节,老家那方菜园里的香椿也该冒芽了,沾了晶亮的露珠,红殷殷、鲜爽爽的惹人爱。

  香椿为楝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先秦古籍《山海经》载:“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櫄木即为香椿。这种被称为“树上的蔬菜”,食用历史悠久,早在汉代食椿习俗就已遍布大江南北,至唐宋食椿更盛,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春菜》一诗中,罗列了蔓菁、韭芽、荠菜、青蒿、茵陈、甘菊、菠菜等菜蔬,香椿也赫然在列:“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元金时期的元好问写有《溪童》:“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春色渐浓时,双双对对的孩子骑在树上采摘椿芽,整个画面清新怡然,活泼可爱。晚清文人康有为对香椿更是钟爱有加,专门写有一首《咏香椿》,诗曰:“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古人食椿,不仅赞颂它的美味,还记述香椿入馔的种种做法。朱元璋的儿子朱橚在《救荒本草》中记载香椿“采嫩芽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也将香椿作为救急菜、救荒菜载入了《农政全书》,称“其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甜,生熟盐腌皆可茹”;戏曲家兼养生学家高濂在其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还详细记录了香椿芽的吃法,如“香椿芽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无一不可。”清代才子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香椿赞不绝口:“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

  中医典籍《唐本草》最早记录了香椿的药用价值,称其“主治症疥,风疸”。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再次明确指出了“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嫩芽瀹食,消风去毒”的功效。

  香椿古称“大椿”,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一典故源于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后人常以“椿”形容福寿绵延,如以“千椿”形容千岁,以“椿寿”作为对长辈的祝寿,以盼望长辈像椿树一样长生不老。

  古人还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椿庭”。而“萱草”之“萱”则用来代指母亲,古人将“椿”与“萱”结合,用来指父母健在、健康长寿之意,如“椿萱并茂”。明代大才子唐寅也曾写有一首题画诗《椿萱图》,表达对堂上双亲的殷切祝愿,诗云:“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香椿树上也结满了浓郁的乡愁。母亲知道我们都喜欢吃香椿芽,便在东园栽种了一排香椿树。每年春天,母亲求了乡邻前来帮忙,将镰刀绑在竹竿上采下香椿,再一份份分好,托人送给我们几家,或者打电话让我们回家来拿。

  品着老家香椿的美味,我常想起近现代诗人叶云峰的诗句“百稔椿萱常并荫,十年桑拓已成围”。已至朝枚之年的老母亲,多像故乡那株历久弥香的老椿树啊!(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