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中医实践思维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4版    发布于:2021-04-06 14:49:46    文字:【】【】【

 关于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要继承精华,守正创新,而在中医药学术的实践应用思维方面最宜探索和关注的,是秉承歧黄医理精华、基于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应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创新致用的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思维。

  辨证思维

  中医的“证”是中医学原创的临床诊断学的内容,是对患者体内病机变化和联系及机体反应状况的集中概括,拓宽了人类医学的认识领域,是中医药文化对于各种疾病共性表现规律的开创性认识成果。

  证与患者的病机变化密切相关,而辨证目的在于准确地揭示出病人体内复杂病机的实际情况,为治疗指引方向。《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指出,凡诊病疗疾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审察病机勿失气宜”,医生必须掌握好各种病机的属性,而且不应忽视审察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以便施治。

  疾病既成,体内气血阴阳失常,病位集中于脏腑、经络、三焦等处;外来致病邪气有风、寒、湿、热等,内在致病因素有紊乱变异而转化为病邪的痰、饮、瘀等。从病机整体层次结构及动态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及演绎思维,则既有要素成分所体现的核心病机,还有由核心病机组成的基础病机,及确定了实际病位的具体病机,共三个层次。上述病机要素即核心病机,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湿热、火毒等便是基础病机。如肺气虚,心血虚、肾阴虚、脾阳虚、肝气郁滞、心血瘀阻、热入阳明等即属于具体病机,而具体病机之确定和构成则有赖于藏象、经络等定位指征之补充,以上三个层级是病机的静态结构模式。再从病机的动态表现方面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则又可见其具有原发病机、继发病机、夹杂病机三种不同属性的动态情况。经综合归纳判断,最终大体上显示出中医病机基本上存在着“两态三三的构型规律”。

  证与病机之间存在着源流关系和相应的层次结构的同构性,没有病机理论为基础,则无从形成证的诊断学概念。尽管目前中医文献中并列的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六淫、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显示出其多元性的丰富内容,但各种辨证之间的内部联系共性规律尚不清晰。因此,从总体的角度比较证与病机关系之异同,二者基本上均有相似的核心、基础、具体三级静态架构及原发、继发、夹杂等三种动态表现,即“两态三三构型规律”。某某证大体上也可视为某某病机的诊断性概括和表述。当然,证也不是病机的直接拷贝或复述。它虽以病机为核心,且与病机有共同的构型规律,然而其本身是一个内涵较广的诊断学集合概念,具有多维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在于揭示患者的个体差异,反映某些外感病发展演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论治思维

  中医学论治理论之精华凝聚着历代医家们的集体智慧与卓越的思维成果。《黄帝内经》中记录了古代医家精辟的论治思维,如人与环境的整体统一、体内阴阳之动态平衡、脏腑气机的有序运行、“正气存内”的生理观;邪气入侵、气机逆乱、正邪交争、阴阳失衡的病理变化;治疗法则的“无逆天时”、医患相得、分清标本缓急、治疗因人因病因时因地等多因制宜;“机圆法活”“适时为度”“平治于权衡”“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等。历代医家亦有不少卓见,如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论“治之法……纵横迭宕,惟变所适”;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认为组方之时必须“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无一味虚投之药,无一分不斟酌分两也”“以某药治某经之病则可,以某药独治某经之病则不可”;吴鞠通《温病条辨》则将用药治病比喻为“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

  认识来源于实践,论治思维宜本着中医治疗学理论精华,立足于临证实践,用创新以致用之精神,在充分积累中医药诊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加工,深化认识。由众多的个别中概括出共性规律,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法则,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其可靠性与可行性。如张震根据《黄帝内经》“疏气令调,则其道也”的治疗方向,及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之总结“凡病之为虚、为热、为寒,至其变态不可名状。欲求其本则一气字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病随气动,必察其机,治得其要”有关人体之气的主要论述,系统梳理了人身诸气的生理、病机、辩证、治疗等理论精华及治疗用药规律,认真观察了实际疗效,结合数十年的临证工作体验与心悟,认为疏调人体气机应属于中医重要的治疗大法之一,是八法中和法的创新发展。疏调法拟疏调人体气机为主,体现疏利肝气的同时还须健脾益肾调理先后天。张震在此法基础上创疏调汤,经推广应用收效良好。

  保健思维

  中医学调养人体,摄生保健的思维,具有中华优秀精神文化的辩证内涵及中医学自身的原创思维特色。《灵枢·本神篇》将中医养生观总结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以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观点。《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都反复强调通过把握阴阳、法于阴阳、和于阴阳,人体方能内外调和平衡,从而达到积精全神,淳德全道的养生要求和目的。具体如对于环境之顺应、身心之兼调、积精以全神、饮食之宜忌与运动导引等皆有其思维特色。

  中医学认为人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环境气候之变化。《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乃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是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乱,从之则治。同时又指出一日之中人体的阳气有开阖变化的规律,必须顺时作息方无损于健康。因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等,皆是人与环境统一,中医学整体观念系统思维的体现。

  关于身心兼调,除上述主动顺应自然环境变化外,《黄帝内经》着重指出对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刺激则要保持精神内守不受干扰,具体方法如稳定内心情绪、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如此才能正确地适应社会环境。

  积精保精是中医学摄生思维的特殊内容。《黄帝内经》云:“夫精者身之本也,不可不谨养”,强调养生保健要积精全神。人身之精一是来自先天孕育之时,二是来自水谷及天气中之精气,储藏于肾中,不可随时以欲竭之。

  关于饮食保健思维,《黄帝内经》主张谨和五味、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宜甘宜淡。

  创新中医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要立于不败之地,不能没有本专业主体思维的支撑,中医学的主体思维实质上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纯朴的辨证思维。我们既要珍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秀精神文化底蕴而又不绝对化,应广泛吸纳当今国际社会的有关新思想和新认识。例如中医学术固有的不少卓越的理念和认识,虽然未经现行的科学试验和实验验证,但是他们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并以其实际疗效赢得人民的信赖。这与近来国际学术界有识之士反思了绝对科学标准和医学殖民主义思想影响后提出的RWE新概念,即真实世界证据之间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中医经络的实质问题,非形态学所能破解,而从当今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新思维新手段着眼方有可能获得进一步之阐明。因此,关于中医思维的研究应拓宽视野,广泛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关新认识和新成果,如广义人类学关于精神文化之发展规律等涉及思维的内容,使研究工作更加全面。

  按一般的理解和要求,思维应当以清晰明确为原则,但也不应完全排斥某种程度的模糊的存在。清晰与模糊本是一对矛盾范畴,模糊的概念只要在解决对应的问题时管用,确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满意的效果,则亦可发挥长短互补之作用。如人脑在接受到某些信息后,在模糊的状态下便有可能迅速反映出并不十分清晰的客体的大概属性,而且有时还会带有某种创造性,是中医理论构建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

  中医思维除了关注和描绘外部世界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更重视的是人类自身的情况,古时历代医家已通过医疗实践思维精心地描绘出一幅充满着奥秘的活生生的人体图像。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图像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这些图像在哲学上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提出支撑中医理论的这个图像,虽然不同西方人描绘的图像,但它同样有着在哲学上的合理性。

  我们应当珍视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医理论,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弘扬。尽管中医学描绘的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图像有些模糊,但瑕不掩瑜,仍是中医的实践智慧与思维的实在成果。努力继承弘扬中医药学原创的理论思维实践思维之精华,守正创新,则可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人类医学的发展进步注入正能量和新动力。(国医大师 张震口述 田原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