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全站搜索
搜索
图片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文章检索
  • 082020-04
    李平,女,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36年,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杂志论文70余篇;撰写学术著作11部,主编学术著作5部。获国家留学归国成就奖、十一五执行计划突出贡献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机关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 082020-04
    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层次与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乍看之下区别不大,但细致分析又有所差别。中医治未病学与预防医学都重视预防疾病的发生,但中医治未病学的思想形成要远早于预防医学。因两者归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故存在着一定差异。
  • 082020-04
    4月6日,全国名中医张伯礼、刘清泉传承工作室落户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张伯礼、刘清泉收该院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科室的7名医生为徒
  • 072020-04
    提起京万红软膏,人们耳熟能详。有着百年历史的达仁堂京万红药业,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擦亮老字号“金招牌”。近日,笔者走进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在技术部部长赵宇的引导下,探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的传承之路。
  • 072020-04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和各地方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强调中西医结合,提倡中医药及早介入,从而取得了显著疗效。人们不禁要问:中医治疫的道理何在?其治法的特点如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共3251条 每页5条 页次:524/651
  • 首页
  • 上一页
  • 519
  • 520
  • 521
  • 522
  • 523
  • 524
  • 525
  • 526
  • 527
  • 528
  • 下一页
  • 尾页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80844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