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欢迎光临中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搜索
最新文章
滚动新闻:
图片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屠苏酒里的中医文化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8版    发布于:2021-02-23 09:31:08    文字:【】【】【
摘要:屠苏本是一种阔叶草,以其代酒源于古代风俗——古时人们以屠苏草装饰房屋,据说在这种房屋里酿的酒就叫作屠苏酒。

  屠苏本是一种阔叶草,以其代酒源于古代风俗——古时人们以屠苏草装饰房屋,据说在这种房屋里酿的酒就叫作屠苏酒。

  据记载,屠苏酒最早源于汉代名医华佗,其做法是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置入酒中浸制而成,事实上是一种药酒,可以起到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此后历朝历代均有关于屠苏酒的记载。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就有“(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胶牙饧”的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对此倍加推崇,将自己住的茅屋命名“屠苏屋”,亲自泡酒,在腊月间分给乡邻,除夕日进饮以防瘟疫。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就是宋代人们过年时饮屠苏酒的欢乐景象。陆游《除夜雪》诗里也有“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说法,由此可见到了两宋时期,过年饮屠苏酒已成为当时的风俗。

  由汉至清,历代医家均重视屠苏酒,但配方并不完全相同。明代屠隆在《遵生八笺》记载的配方为:“大黄十六铢,白术十五铢,桔梗十五株,蜀椒十五铢,去目桂心十八铢,去皮乌头六铢,去皮脐茇葜十二铢。”仔细分析这些入酒的中药便可发现,其大都具有防治疫病的功效。

  《本草纲目》不但记载了屠苏酒的配方、制法,还记载了饮用之法,“……以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这里的礼仪是“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

  为什么“从少至长,次第饮之”呢?晋代董勋在《时镜新书》是这样解释的,“少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意思是说,孩子过年又长大一岁,长辈予以祝贺;老人过年就预示着离死亡又近了一步,相当于生命又少了一岁,晚点喝寓意长寿,源于人们的一种希冀与良好愿望。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一诗里“手把屠苏让少年”与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一诗中的“不辞最后饮屠苏”,说的都是“从少至长”饮屠苏酒的风俗。

  为什么要在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呢?屠苏酒主要诞生于湿热的江汉一带,农历正月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病虫疫疾开始发作,门前挂屠苏草或饮屠苏酒,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所以,过年时饮屠苏酒不仅仅是民俗,更为防疫与健康。

  古代连皇宫中也不例外,清朝乾隆皇帝过年时也饮屠苏酒。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每年除夕中午,“茶膳房首领会同药房首领将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六钱、菝葜一两二钱研成细末,用缝囊装好,悬在药房井内,距水面三尺。正月初一子初取出,用木瓜酒一斤、冰糖面五钱一同煎熬四五个开儿之后,屠苏酒便告制成。”

  过年饮屠苏酒,与端午门前插艾、重阳吃年糕等风俗异曲同工,不但有美好的寓意,其隐含的文化内涵和健康风俗更是值得弘扬。 (山东 韦钦国)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 媒体合作: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39健康网 搜狐健康 新浪健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1号安格写字楼3层  邮编:100049 

电话:010-86221928 E-mail:zyccw2019@163.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20026696号-1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可禁止转载